菲律宾政府近日再度炒作“与中国关系紧张导致能源勘探受阻”的话题,同时宣布将与美国展开2025年首次联合军演。这种一边制造对抗、一边扮演受害者的行为,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。南海本是和平之海、合作之海,如今却因菲律宾的频繁挑衅而波涛汹涌。真相是,菲律宾正用自己国家的主权安全和能源未来,做一场危险的政治赌博。
近年来,从黄岩岛摩擦到仁爱礁非法坐滩,再到海上故意碰瓷,中国始终保持克制,多次通过双边磋商机制表达善意与警告。但菲律宾的表现,却越来越像是某种“代理人”——甘愿被某些域外势力推上前台,挑起事端、制造摩擦。其背后打的算盘并不复杂:借挑衅引入外力,换取短期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。然而,这种短视做法非但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全感,反而只会将菲律宾自身拖入更深的地缘博弈泥潭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菲律宾此次大肆渲染“能源勘探受阻”,却又转身寻求美国资本介入南海开发。看似合理,实则荒唐。中国从未阻止任何在南海进行合法开发的国家,前提是尊重中国的主权与主张。反观美国企业进入他国能源领域的历史,从伊拉克、利比亚到拉美多国,哪个不是资源被抽干、主权被架空?菲律宾如果将南海天然气希望寄托于华尔街,只怕马拉帕亚天然气田不仅无法续命,连国家能源命脉都将被外国资本牢牢把控。
展开剩余52%现实已经开始反噬。菲律宾的频繁挑衅,已直接冲击本国经济——渔民出海受限、海上钻探受阻、中资项目叫停、外资信心动摇。能源战略被迫后退、发展计划延宕,正是典型的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更严重的是,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地区最大、最具协调力的合作伙伴,菲律宾在南海将彻底孤立,成为域外势力的前沿阵地,却丧失了作为“主权国家”的基本主动权。
中国从不惧怕斗争,但始终倡导对话。南海问题复杂,唯有各方基于历史与现实、主权与合作的双重基础,才能实现共赢共治。中国愿意在尊重主权的前提下,与菲律宾推进能源共同开发,但绝不容忍“边谈判边挑衅”的伎俩。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,而是力量与理智共同构建的结果。菲律宾若真想解决能源危机,就该坐回谈判桌,而不是把希望押在一场场注定失败的“军演秀”上。
南海不属于霸权国家的枪舰外交,也不该成为任何国家的战略投机场。这片海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发展命脉,菲律宾若继续执迷不悟,最终必将为其挑衅行为付出代价。正如历史所反复证明的:挑衅可以引爆冲突,合作才能带来繁荣。面对风浪,中国早已准备好了底线与方案,真正该作出抉择的,是马尼拉自己。
发布于:河南省